苍洱连京华 商道启新篇
——北京大理州企业商会聚力前行
创会会长 阮继林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理人,同时也是马帮人的后代,我是听着茶马古道的故事长大的,是我们的先辈在崇山峻岭之间,在悬崖峭壁之上,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幕天席地,啃干粮吃野菜,战豺狼斗虎豹,以马作为交通工具,以茶作为交易主体,穿越了千年时空,连接了黄尘古道,开拓出生机勃勃、迢迢至远的商道,有力的推动了边疆各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效的凝聚了边疆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谱写了《小河淌水》的爱情乐章,孕育了白族儿女的商道文化,丰富了大理“文献名邦”的内涵。
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她承载着三千余年的悠悠岁月,记录着六朝古都的灿烂文明,曾经的蓟国都城已经远去了鼓角争鸣,发展成为博大包容的现代都市,如今党中央赋予的“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更是让北京立于历史新高,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北京和大理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经在同一条历史长河的不同区域描绘着浓墨重彩的丹青画卷,创造出独特的商道文化和灿烂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融合做出不朽贡献。今天,我们在北京仰望蔚蓝天空,在大理凝视清澈洱海,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北京的蓝天与大理的洱海梦幻交织的画面。北京的天空重归蔚蓝,大理的洱海成功治理,让我们深刻领略到党建引领的力量,使我们对北京大理州企业商会(以下简称“商会”)的未来充满信心。商会的成立让我们实现了从0到1的蜕变,相信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各界朋友的支持下,商会将会从1变成10,10变成100,------,从而实现我们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大理经济厚积薄发,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贡献商会力量的美好愿景。
商会的诞生是时代的召唤,更是全体在京大理州籍企业家的共同期盼,商会成立填补了在京大理籍企业"组织空白",将分散力量整合为资源共享、互助协作的共同体,搭建政企沟通、产业对接、权益保障的高效平台,显著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商会本质是"聚沙成塔的凝聚力工程、跨越山海的发展赋能器、古今商道的时代传承者",其成立标志着京理协同发展进入组织化、可持续的新阶段。商会虽说姗姗迟来,却是几代在京企业家持续努力和沉淀的结果,常言说“好饭不怕晚”,我们将借鉴和总结前辈经验,广纳会员的建议和意见,虚心向兄弟商会请益,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前的各种资源和现代信息,让迟来的商会高位出发、行稳致远、不负初心、不辱使命。
在商会筹建期间我们得到了全体会员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不会忘记大理在京乡亲联谊会的前辈点燃了我们筹建商会的星星之火;我们不会忘记大理州驻京联络处的有求必应和雪中送炭;我们不会忘记大理州领导在关键时刻的鼓励和嘱托;我们不会忘记北京云南企业商会的传经送宝;我们不会忘记北京市民政老师的严谨认真和务实高效;特别难以忘记的是我们的会员在闪送文件时顺搭的那一盒午餐。
商会筹建过程虽然艰辛而复杂,但是对我们筹备组和商会主要负责人而言,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从会员招募时的日拱一卒到完成各种审核的难忘时刻,是会员对我们的重重考验,是民政老师的一丝不苟,是汇审专家的真知灼见,是政审部门的严格把关,使得我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成熟,逐渐形成了商会的服务团队、组织架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提升了大家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可以说北京大理州企业商会从0到1的蜕变过程,是在祖国首都的大理人进一步走向团结、聚沙成塔的过程,也是我们商会淘到的第一桶金。
成立商会的过程也让我收获良多,首先收获了很多朋友,认识了很多企业家和社会贤达,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掌握了很多政策法规,成功地把自己从拎包客变回曾经的背包客,重新找回了当初创业时的感觉,让自己的眼界和修养得到很大提升,使自己重燃斗志开启新的征程。可以说商会筹建过程,也是我本人成长和蜕变的过程,我将心怀感恩、持续努力、加强学习,带领团队肩负时代责任,共赴商会未来。
商会首批注册会员64家,5名党员中3人是商会主要负责人,商会拟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有作用,主动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积极宣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大政方针,引导企业遵纪守法、合规运营、健康发展。
商会的宗旨是:团结在京大理州籍企业,搭建服务平台,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加强与大理州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北京地区各界及会员之间的紧密联系,依法开展商务活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商会以“汇古今商道文明,让世界走向大理”为使命,坚持商会的公益本质和原则,秉持“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公益理念,集小爱成大爱,服务会员,服务家乡、服务北京、服务社会。“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商会的成立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把商会运行好,我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但我深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商会争取早日步入正轨,搭建商会平台,完善管理制度,抓住历史机遇,为十五五规划积蓄力量、整装待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第一,我们将尽快构建和完善以会员服务、招商引资、社会关爱和宣传建设四位一体,既有分工又重合作的服务团队,不断发展新会员,逐渐壮大商会力量,协助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扩大商会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我们将聚焦会员核心需求,构建多层次、精准化服务体系。建立会员动态数据库,精准掌握行业分布与发展痛点;加强与各部门沟通,第一时间传递京滇两地惠企政策、行业动态及合规指引,降低信息差风险;定期组织行业沙龙、项目路演及精准对接会,促进会员间业务合作与产业链互补;组建专业顾问团(法律、财税、金融)赋能会员,做实会员“权益保障”。
第三,结合在京家乡人才资源组建商会智库,聚智汇力,为提升大理州营商环境、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建言献策;根据大理州12县市各自的特点,逐步落实商会“一县一品”的合作和推广计划。
第四,根据北京市和大理州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特点,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动两地文化交流和双向旅游,丰富两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升两地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五,结合国家十五五战略规划确立商会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逐步将商会打造成社会期待、政府信任、会员支持的社会团体。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远,持则可圆。”在筹建商会的过程中,也有会员感叹,我们像是一群零散的孤雁,没有组织,单打独斗,形同散沙,爹不疼妈不爱。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们有了团结互助、资源共享、权益维护的平台,有了与大理州地方政府和北京地区各界紧密联系的桥梁纽带。但是,我们能不能赢得社会尊重和青睐,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自立自强,是否有公信力,是否有公益心,是否有社会责任感,是否为家乡、为北京、为社会、为囯家做出贡献。一个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不是施舍和同情而来的,而是靠努力拼搏而来的,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会员从今天开始加倍努力,守法经营,诚信为本,发扬茶马古道精神,抓住时代脉搏,紧跟党建引领,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实干中提升实力,增强自信,树立公益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从而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让“北京大理州企业商会”发光发热、熠熠生辉,成为真正的金字招牌。
监制:杨文林
编审:阮继林
编辑:文一
免责声明:本文的文字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 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每商网及商会头条观点,不能作为投资建议,亦不代表我们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1小时前